日前,歐盟在華企業的行業組織歐盟商會公布了2004年度《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建議書肯定了中國在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時對于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其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仍然是外資企業最為關注的焦點。
中國歐盟商會會長楊森指出,作為一個加入W TO近三年的成員國,入世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約有2/3的商會會員認為中國正在履行其對加入W TO的承諾,有些方面還比承諾提前了。
建議書贊揚了中國在法制改革方面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肯定了中國新出臺的一些產業政策以及法律法規。
建議書稱,在過去一年里,中國最顯著的成就就是頒布了修改后的《外貿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歐盟商會提交的建議內容。
就目前正在立法起草階段的汽車和電信方面的法律,商會認為出臺之前征求各方意見無疑能夠有效地促進實施。
歐盟商會同時指出,雖然中國在執行世貿組織規定方面已做了不少努力,但在保護知識產權、提升透明度和給予外資企業公平競爭環境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歐盟商會調查發現,70%的歐盟企業都認為中國的知識產權實施不力。楊森指出,去年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進展緩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例如加強執法力度。而且,這不僅是外國公司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成為中國公司面臨的問題。
歐盟商會的知識產權小組負責人認為,侵犯知識產權問題的大量存在給消費者以及企業都帶來了很大損失,而中國現有的法律還不足以對侵權者起到很好的監禁作用。
他認為,對于所有的侵權者,中國政府都必須給予監禁的懲罰,這樣才能起到遏阻的作用。
此前中國副總理吳儀曾表示中國將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采取強有力措施,歐盟商會表示很高興看到中國政府的決心,并期待中國會有切實行動應對這一問題。
就在不久前美國在華商會公布的一份報告中,關于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同樣也是報告關注的焦點所在,美國商會同樣發出了要求嚴懲侵權者的呼吁。
歐盟企業關注的另外一個焦點是提升透明度。商會會員在商業信心調查中指出,透明度是最亟待改善的領域。報告稱,歐洲企業也對中國的法規缺乏透明度感到擔憂,尤其是在工業方面的法規,與國際標準常有差異。
作為該商會的第五次年度中國建議書,歐盟商會公布的這份報告是在對500名會員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完成的。約有25%的會員參與了此次調查,包括空中客車、諾基亞、標致-雪鐵龍、拜耳和西門子等一些跨國大企業。
隨著原歐盟15國今年年初擴大為25個成員國及其與中國貿易的持續增長,歐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歐盟商會表示出了與中國政府加強對話和交流的強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