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閉幕,《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正式簽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市委書記劉淇在閉幕式致辭中表示,該條約的簽署結束了表演者權利得不到完整知識產權保護的歷史,對完善國際表演者版權保護體系,推動世界各國文化產業健康繁榮具有里程碑意義。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北京市市長郭金龍等出席了閉幕式。
6月20日會議開幕以來,202個代表團的721名代表通過資格審查、條款修改等一系列建設性工作,使保護視聽表演者權利的國際條約經過十余年的談判終成正果。弗朗西斯·高銳代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盛贊中國政府為承辦此次外交會議作出的貢獻。他表示,這是知識產權領域多邊合作的重大成果,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秉承富有建設性的北京精神,繼續推進國際知識產權合作。
作為首個在中國誕生的國際知識產權條約,該條約賦予了電影等視聽作品的表演者依法享有許可或禁止他人使用其表演活動的權利。此后,詞曲作者和歌手等聲音表演者享有的復制、發行等權利,電影演員等視聽作品的表演者也將享有。
外交會議期間,第四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也同時在京舉辦。此次展覽設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展區、國家版權局展區、主賓國及國際展區等,向參會的700多名代表全面展示了我國版權事業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