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上海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
上海市知識產權培訓基地(上海大學)
【承辦單位】
上海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應用研究中心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協會
【贊助支持】
北京市集佳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媒體支持】
法務收藏家,中國知識產權雜志,知識產權那點兒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中國知識產權故事,展示文明大國、負責任大國形象。”讓世界了解中國為保護知識產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就要善于用豐富多樣的故事來說服人、打動人、感染人、影響人,用生動親切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我們為全球知識產權治理貢獻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上海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上海市知識產權培訓基地(上海大學)聯合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協會、法學院知識產權應用研究中心,在北京市集佳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啟動2023年度“集佳杯”知識產權?中國故事比賽,旨在挖掘中國知識產權故事,總結中國知識產權經驗,傳播中國知識產權聲音,展示中國知識產權形象,將優秀企業、優秀知識產權人的中國好故事講給世界聽。
1. 參賽選手要求
面向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可以個人或組隊(不超過兩人)參賽,提交參賽作品。對于兩人合作完成的參賽作品,如獲獎則每人頒發一個獲獎證書,但兩人共享獎品或獎金(獎品或獎金發放給第一作者,如何分配自行協商)。
2. 參賽作品要求
(1)每位選手自主選擇或擬定一個比賽主題。可以圍繞企業成長歷程、案件訴訟過程講好企業故事;也可以選擇企業或案件關鍵人物、知名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等,展開現場或線上訪談,撰寫人物采訪報道。用相對通俗的敘事方式講述中國知識產權故事,作為參賽作品。
(2)參賽作品(知識產權故事或采訪)的字數要求,原則上控制在6000-15000字之間。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漫畫、視頻等,非文字作品需額外提交一份文字版內容(字數可以放寬要求)。
(3)參賽作品的正文內容原則上具有小標題,以區分層次、表示轉折或作為間隔等。可以適當配圖展示。
(4)作品要求獨立完成,引用他人作品內容應當標明來源(作者、標題、出處、時間等)。
(5)對于數據、案例、事實、人物談話或觀點等,須標明來源,并注意核實其真實性,避免無中生有。
二、參賽故事主題及作品風格參考
1. 參賽故事主題
請點擊文末“鏈接”,獲得參賽故事主題參考。
參賽選手可以自主選擇或擬定故事性強、啟發性大、趣味性濃、代表性強的故事主題或訪談人物,但所選主題應當與知識產權及不正當競爭存在相關性。
2. 作品風格參考
(1)公司系列案件故事
三十年的法律訴訟史 讓Bethesda一步步壯大 https://mp.weixin.qq.com/s/KOWeyjg0cWTf6uJk4GgN3w
(2)知識產權個案故事
“紅牛”商標爭奪戰 https://mp.weixin.qq.com/s/ggafDthPDm5YuAnaKUEQbQ
(3)知產界人物故事
陶鑫良:教師的一半是律師 學者的一半是行者 https://mp.weixin.qq.com/s/ugFq1_6qx-1zWviaLgl_Qw
【獨家專訪】孔祥俊: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 https://mp.weixin.qq.com/s/zzVsl37pk4rDDFhmuNqGfQ
(4)2022年知識產權·中國故事比賽優秀作品,請點擊以下鏈接查閱。
特等獎作品鏈接:
【中國故事】茶商不察,相峙“金戈鐵馬” ——從曹某冬商標侵權糾紛案看成語商標使用的自由與約束
一等獎作品鏈接:
【中國故事】光影躍動訴童話,妙筆生花六十載——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知識產權發展之路
【中國故事】“新華字典”被指商標退化 商務印書館妙計懸崖勒馬
【中國故事】知網為何走到今天這步:從知識傳播的火炬到侵權壟斷的迷局
【中國故事】“太子”與“貍貓”之爭——瓊瑤訴于正著作權侵權案例
以上作品僅供參考,參賽選手可以根據本比賽的要求自行決定參賽作品的撰寫類型和風格。
3. 賽前培訓
比賽舉辦單位擬開展故事撰寫、訪談設計等寫作技巧的相關培訓,請參賽選手按時參加。具體培訓時間與方式請關注參賽群或公眾號后續通知。
三、參賽作品提交方式及時間
1. 參賽作品以電子版(word形式)提交至比賽組委會的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郵件標題和附件“參賽作品”的文檔標題均為:中國故事-選手姓名-故事作品/訪談作品-作品標題。
2. 參賽作品中請注明姓名、類別(本科生/研究生)、聯系方式(手機號、電子郵箱)和學校專業等信息。以上信息請以“學校專業-研究生/本科生-姓名-聯系方式”的格式置于作品內標題下方。
3. 參賽作品提交時間截止于2023年3月26日。以收到組委會的郵件回復確認,作為成功參賽的證明。
4. 組委會的郵件回復將附上參賽群二維碼,請掃碼進入參賽群,方便進行通知聯絡。
四、評審辦法
1. 專業評審獎項
(1)撰寫類獎項:比賽主辦方將邀請專家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根據其思想水平、作品標題、故事主題、內容結構、表達水平、敘事邏輯等撰寫情況,并從參賽故事的代表意義、法律價值和應用價值等角度進行綜合評價,以參賽作品總數的一定比例評出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等若干名。
(2)演講類獎項:比賽主辦方將通知入圍作品的參賽選手進行現場或視頻演講,演講時須制作PPT講述其撰寫的中國知識產權故事。由評審專家評出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若干名。
2. 最佳人氣獎項
將入圍的參賽作品在公眾號“法務收藏家”“上大知協”發布,并在發布后3天內,合并記錄在兩個公眾號上的點擊量和轉發量(其中1次轉發量折算為20個點擊量),其中位居前列(暫定前5名,組委會視參賽作品數量可作調整)的參賽作品為最受歡迎獎。
3. 比賽獎項說明
對獲得專業評審獎項和最佳人氣獎項的作品及參賽選手,將在公眾號“上大知協”等媒體發布,并頒發獎狀、獎金(或獎品)。
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將根據參賽作品數量設置,特等獎為2000元(稅前)人民幣獎金。
五、其他事項
1. 知識產權事宜
(1)參賽作品應為參賽選手未公開發表的原創作品或故事創作,不存在侵權可能性,不存在權屬爭議及其他法律爭議。
(2)參賽選手須遵守學術道德規范,不得存在復制、抄襲等侵權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
(3)參賽選手提交參賽作品,即視為同意比賽指定的“法務收藏家”“上大知協”“集佳知識產權”等自媒體或出版物可以將其無償地公開發布、網絡傳播或復制發行,且同意本次比賽的贊助商可以無償地享有在其指定的自媒體上進行轉載(網絡傳播)或出版的權利,但在發布和傳播時應當尊重參賽選手的署名權等著作權。
2. 咨詢聯系
比賽聯系人:王同學 18656337006
張同學 13319538425
咨詢郵箱:[email protected]
鏈接:參賽故事主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