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1年地方知識產權業務受理窗口工作要點》發布,圍繞地方窗口工作高質量發展,對優化窗口布局、健全管理機制、提升服務能力等方面作出新的部署。2020年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規范地方專利商標業務窗口名稱 穩步推進知識產權業務“一窗通辦”的通知》以來,有關省市積極推動專利代辦處、商標受理窗口職能整合和知識產權業務集中受理。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市設立了知識產權綜合業務受理窗口,實現“一窗通辦”,完成率達到80%。各地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工作部署,積極推進業務融合、拓寬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水平,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穩步推進專利商標業務融合,積極拓展運用促進等各項業務。南京業務受理窗口形成了集專利、商標、地理標志業務于一體的綜合受理模式,目前可受理業務種類已多達二十余項。上海業務受理窗口推動專利、商標、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一般專利資助等知識產權職能融合和業務協同。成都業務受理窗口在專利商標受理等基礎業務以外,還設有國防專利受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金融服務等窗口。
二是進一步壓縮業務辦理時間,不斷提高服務效能。地方業務窗口進一步梳理業務辦理的各個環節,優化有關流程,壓縮辦理時間。天津業務受理窗口將專利申請受理時限由3個工作日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專利申請費用減繳備案審核時間由5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內。上海業務受理窗口進一步梳理一般專利資助申請流程,做到審核時限減半,平均3個工作日完成單次資助申請審核。蘇州業務受理窗口通過業務微信群和郵件預審等方式,做到商標業務當天辦結,專利業務1-2日內完成。
三是健全窗口人員管理機制,加強業務學習和工作交流。為滿足綜合業務受理工作需要,各窗口對專利業務人員開展商標領域知識普及,對商標業務人員進行專利知識培訓,打造綜合化服務隊伍。新疆業務受理窗口通過學習交流、輪崗幫帶等形式,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湖北業務受理窗口培養商標工作人員學習專利優先審查等知識,加強隊伍整合力度。成都業務受理窗口鼓勵支持工作人員加強業務學習,多名人員取得初中級知識產權師職稱。
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大力推動尚未完成窗口整合的7個地方實現“一窗通辦”,完善窗口管理運行機制,推動窗口高質量發展,樹立窗口服務新形象,讓小窗口實現大作為,為優化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作出積極貢獻。(來源: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