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
批復指出,北京市人民政府要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精心組織,大膽實踐,在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取得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國服務業開放發展、創新發展提供示范引領。
批復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積極支持北京市深化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商務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協調推進,組織開展督促和評估工作。
根據《工作方案》,北京市將聚焦重點優勢產業和重點示范園區,努力探索服務業開放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逐步形成與國際先進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和要素供給體系,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提出4類26項主要任務,其中,涉及知識產權工作相關舉措摘編如下:
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摘編)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在服務業重點行業領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2.推進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發展。加快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引導社會機構依法開放自有數據,支持北京市在特定領域開展央地數據合作,推動政務數據與社會化數據平臺對接。研究境內外數字貿易統計方法和模式,打造統計數據和企業案例相結合的數字貿易統計體系。研究建立完善數字貿易知識產權相關制度。
(三)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制度創新體系。
20.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特定區域開展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試點,在試點期限內,將技術轉讓所得免征額由500萬元提高至2000萬元,適當放寬享受稅收優惠的技術轉讓范圍和條件,具體由財政部、稅務總局商有關部門確定。探索建立公允的知識產權評估機制,完善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制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以及質物處置機制。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完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制度。推進知識產權保險試點。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