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牽頭,16個月編制而成的《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04-2010年)》目前正式出臺。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稱,此舉將作為科教興市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為2010年世博會做好相應的準備。
該《綱要》擴充了知識產權的涵蓋范圍,以專利為中軸,商標、版權專利為兩翼,三大類知識產權作為整體概念,還納入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兩類新的知識產權。《綱要》提出,到2010年上海平均每百萬人獲授權的發明專利要達到150件,擁有的注冊商標達8000件,而上海企業國內有效注冊商標達15萬件。
《綱要》規劃,今后幾年,上海將以“四大抓手”為重點,大力推進知識產權戰略。
第一,激發創新能力。確立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實施中的主體地位與作用,3年內創建100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同時提高全民知識產權意識和創新能力,每年組織一次萬名市民知識產權認知調查。
第二,有效保護知識產權。不斷提高行政與司法執法水平;將知識產權保護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完善跨省、市和長三角知識產權保護協作網;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自律作用;推進地方性知識產權立法工作。
第三,轉變政府管理職能,建立健全知識產權體系。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到2006年,初步建成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為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全面、快捷、便利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知識產權代理、評估、交易、咨詢訴訟等中介服務機構為主體,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知識產權服務產業。
第四,培養和集聚一大批知識產權優秀人才。將在高校開設知識產權與理工科專業的雙學位制和本、碩連讀制,培養一批懂專業、懂外語、懂法律、熟悉國際規則的知識產權復合型人才。建立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由國內外專家組成的知識產權咨詢委員會等機構,為政府部門提供知識產權法律、決策咨詢。發揮行業協會在對外宣傳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糾紛中的特殊作用。
據悉,上海將從現在起至2010年世博會召開前的7年內,營造有利于知識產權創造、利用、保護和人才培養的創新環境、市場環境、法制環境和教育環境,努力形成以人才高地為支撐的城市知識產權創新體系、行政和司法并行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全社會共享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