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名牌戰略發展報告》已于26日正式出爐
2007-12-27 12月26日,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聯合發布了《2007年中國名牌戰略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我國的名牌戰略推進機制日趨完善,名牌戰略對于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促進作用進一步體現。在2006年全國工業增加值9.035萬億元中,中國名牌產品和省級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對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25.81%,拉動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長4.39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2007年,我國名牌戰略工作全方位推進。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強。各有關部門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引導鼓勵企業創建自主品牌。各地政府制定名牌扶持政策,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品牌建設作為發展的重點,創建名牌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2007年有1382家企業的1468個產品申報中國名牌產品,比2006年的864家企業924個產品分別增加了49.6%和58.9%。
《報告》指出,7年來共表彰了1957個中國名牌產品、10個中國世界名牌產品,大大提高了我國產品質量總體水平,為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名牌戰略工作促進了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速了新型工業化進程。2007年新增先進制造業產品38種,占目錄的30.40%,涉及成套技術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汽車關鍵零部件、大型船舶裝備等重大領域。
名牌戰略工作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提升了產業競爭力。2006年,11640家省以上名牌企業投入研發資金2192億元,占銷售收入的2.49%,擁有專利117832項,平均每家省以上名牌企業擁有發明專利1.74項。
名牌戰略工作推動了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F有的346類中國名牌產品中,鼓勵外向型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產品有173類,占50%,其中144類產品的行業規模達到了世界第一。
名牌戰略工作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促進了和諧社會建設。現有中國名牌產品中消費類產品1222個,占總數的62.44%。2007年又新增31種,占目錄的24.80%,涵蓋食品、輕工、服裝、醫療器械等領域。
名牌戰略工作培育了一批農產品名牌,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貢獻。現有中國名牌產品中涉農類產品有634個,占總數的32.4%,涉及農用機械、化肥農藥、種子、農副產品深加工等領域,2007年又新增20種。
名牌戰略工作宣傳了一批節能環保名牌,促進了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2007年共評選了22種節能環保名牌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稱號的787家企業中,449家企業都通過了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占57%。
名牌戰略工作使得中國名牌集群帶動作用凸顯,有效促進了區域競爭力提升。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地區的名牌集群效應明顯,不僅促進了東部發達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帶動了相對落后地區的經濟提升,對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報告》還指出,在名牌戰略工作的推動下,我國一大批獲得中國名牌、中國世界名牌稱號的優秀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在與國外大公司、大品牌同臺競技的同時,增強了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
《報告》最后客觀評述了我國名牌戰略發展目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