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中國不再容忍盜版和侵權行為
2008-07-08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7月2日在《華爾街日報》中文版發表題為《中國不再容忍盜版、侵權行為》的署名文章,介紹了近年來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同時詳細闡述了中國政府將從四個方面來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在近期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夕,中國政府公布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這是解決諸多知識產權相關問題的戰略性新舉措。這一新戰略將改善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為中國吸引國外更多的智力資源。
實施這一新戰略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里程碑,這一新戰略將促進中國國內創新,將中國巨大的人力資源轉化為智力資源,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從1978年起進入了改革開放這一新的歷史階段。也只是從那時起中國才開始引入知識產權的概念,并著手建立知識產權制度。自那以來,中國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包括商標法、專利法、版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中國已經加入了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公約,建立了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體制,設立了知識產權法律援助中心和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中心,并依據法律對侵犯知識產權人員進行懲處。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中國用30年時間取得了西方發達國家用100多年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為激發創新和發明的熱情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國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自2004年起,中國每年都要在全國范圍內舉行一次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活動,旨在打擊侵犯商標、專利和版權的行為,尤其是打擊進出口和批發市場、貿易交易會、原設備制造商(OEM)和印刷等行業的侵權行為。
中國今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點將是在10大領域采取280項措施。僅今年4月,中國各地政府部門就在“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周”活動中舉行了810多種活動,以提高公眾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經取得了成效。由于政府大力強化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并嚴厲處罰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的人已開始對仿冒產品和盜版軟件說不;中國的商標和專利申請量成倍增加,由于企業對品牌的重要性有了更深認識,市場上的品牌產品增多了,仿冒產品減少了。
兜售假冒世界名牌的上海襄陽路市場已經被關閉。而北京秀水街也已經進行了整頓并成為世界名牌產品的銷售中心。外國在華專利和商標申請量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開始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將揭開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新篇章。我們將致力于改進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創造有利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市場和文化環境,大幅度提升中國在知識產權創造、以及知識產權使用、保護和管理方面的能力,以便為我們建立創新型國家和全面繁榮社會的努力提供強有力支持。
中國政府將從四個方面來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首先,中國將及時修訂包括專利、商標、版權等在內的知識產權保護立法。我們還將推進遺產資源、傳統技藝、民間藝術和地理標志等領域的知識產權立法工作,以改進知識產權執法和管理工作的總體框架。
其次,我們將加快修訂懲處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法律和法規,加強知識產權方面的司法保護和行政執法工作。我們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將主要依靠司法保護手段。我們將出臺更嚴厲的處罰措施,降低知識產權保護的成本,通過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成本來阻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發生。
第三,中國將對知識產權進行適當定義,來防止侵權并確保大眾的合法權益。我們還將確保政府的知識產權政策能與國家在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和公共衛生方面的政策更好地銜接,以維護群眾在其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和公共衛生方面的活動中以法律允許的方式正確使用知識產權信息和創新成果的權利,確保創新成果被更公平地分享。
最后,我們將開展廣泛的教育活動,來鼓勵創新,弘揚誠信等道德標準,譴責剽竊、盜版和造假行為。我們將提高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培養有利于創新的知識產權文化,使知識和誠實受到尊重,法律和法規得到遵守。
作為一個正在加速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知識產權創造、使用、保護和管理方面要追上美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希望中美兩國在知識產權方面能更緊密地合作,正確認識到兩國在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和標準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妥當處理雙方的分歧和爭議。
中美兩國應當共同努力,克服困難和挑戰,鼓勵企業界和大眾為兩國人民和人類創造更多的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