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召開會議通過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公開意見
2013-11-25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于依法公開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的意見。我國自2008年首次引發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剛要后,積極推進我國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為提升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出臺落實了多項重點措施。
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帶動了我國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下簡稱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專利申請量超過200萬件,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共有1.7970萬人取得了專利代理資質,8595人獲得專利代理人執業證,分布在946家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代理機構可以承辦專利咨詢、代寫專利申請文件、辦理專利申請、請求實質審查或復查等有關事物。截至2013年6月,全國共有備案的商標代理機構1.7萬家,數量是2003年的20倍。
知識產權代理業務領域涵蓋知識產權保護的所有方面,包括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版權登記、商業秘密保護、反不正當競爭、技術轉讓、計算機軟件及互聯網保護登記、侵權調查和訴訟以及相關法律文件的翻譯等知識產權代理服務。
據報告顯示,我國知識產權代理業務規模增長迅速。2012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發明專利申請65.3萬件,同比增長24.0%;發明專利授權21.7萬件,同比增長26.1%,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據統計,通過商標代理機構代理的商標申請件已占到每年商標總申請量的80%,以2012年商標局共受理商標注冊申請150.25萬件計算,2012年商標代理機構共代理商標申請量約為120.20萬件。
前瞻認為,基于需求的旺盛與政策支持,知識產權代理行業未來將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需求旺盛
近年來隨著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加強和認識的全面完善,我國專利申請量以高速的發展態勢增長。我國專利申請受理量與授權量均實現快速增長,其中國內申請呈現爆發性增長勢頭。隨著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提高,未來研究、申請專利的企業將會更多,對專利市場化的訴求也將更強。
政策支持
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全社會對高技術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并提出,未來五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這對知識產權代理業而言,無疑意味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據測算,到“十二五”期末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將達到15.8萬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1%。知識產權代理業的未來發展有著廣泛的需求和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