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下簡稱SIPO)近日發布公告,就《專利行政執法辦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見。根據SIPO公布的文件,修改后的《專利行政執法辦法》(下稱《辦法》)發生了如下主要變化。
不再設置專門機構 將對執法人員進行資格管理
舊版的《辦法》提到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需要設置專門機構或配備專職執法人員開展專利行政執法。在新版《辦法》中,這部分被修改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加強專利行政執法力量建設,嚴格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開展專利行政執法。
電子商務領域被重點關注
新版《辦法》新增了對電子商務領域的管理,要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的行政執法,快速調解、處理電子商務平臺上的專利侵權糾紛,及時查處假冒專利行為。
如果侵權行為或假冒專利行為被認定成立,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采取通知電子商務平臺對涉嫌侵權商品或涉嫌假冒專利商品相關網頁采取刪除或屏蔽等措施。
專利侵權糾紛處理周期縮短
舊版《辦法》規定,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應自立案之日起4個月內結案。新版《辦法》區分了專利類型,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糾紛,需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結案;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需立案之日起2個月內結案。
明確立案時限
新版《辦法》對于請求調解的案件,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在收到被請求人提交的意見陳述書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立案。而舊版并沒有明確時間限制,僅用“及時”模糊表示。
新版《辦法》對于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發現或者接受舉報、投訴發現涉嫌假冒專利行為的,需自發現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或者收到舉報、投訴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立案。舊版中對于這類情況的立案時限也沒有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