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修訂)(全文附后)主要內容,公布中國裁判文書網APP上線,以及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公開工作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是落實司法為民,創新審判管理,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推進審判公開,建立生效法律文書統一上網和公開查詢制度。
作為人民法院司法公開、司法便民的又一項重要舉措,中國裁判文書網APP手機客戶端正式上線。同時,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了修訂后的“文書上網規定”。
隨著裁判文書公開工作深入推進,社會各界對裁判文書公開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對公開的力度、范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法官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審判質效的作用日益明顯。為適應深化司法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持續深入推進裁判文書公開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全面啟動了對“文書上網規定”的修訂工作。
在修訂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多次組織理論界和實務界開展深入調研論證,廣泛征求了中央政法委、全國人大內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等有關部門以及地方法院、專家學者等的意見建議。針對工作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各方面的現實需求,深入總結先進法院成熟的經驗做法,力求從制度和工作機制層面上,促進各級法院積極主動將全面公開的工作要求和自動化、常態化的工作理念落到實處。
此次修訂,本著“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精神,確立了“依法、全面、及時、規范”的裁判文書公開原則。除確實不宜公開的內容外,人民法院作出的所有裁判文書均應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這從制度層面確保了裁判文書公開工作不留死角。(來源:中國知識產權網站)